• 你的位置:金年会手机版app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未被邓世昌撞沉的“吉野”下场是怎样的?1894年7月31日中日断交_清朝_战舰_军舰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21:24    点击次数:95

    1894年7月31日,日本小村公使正式向总署通报,宣布与清朝断绝外交关系。随即的第二天,中日两国宣战,甲午战争正式拉开帷幕。战争爆发的背景下,清朝和日本的军舰在海上展开激烈角逐。而其中一艘关键的战舰便是“吉野号”,这艘排水量为4000多吨的舰船,在甲午海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
    “吉野号”是日本海军在甲午战前一年才投入使用的一艘快速巡洋舰,是联合舰队的最新战力。当时,吉野号的排水量达到了4100吨,是当时最先进的军舰之一。在与清朝的北洋水师对抗时,吉野号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,尤其是在火力与速度方面,远远超过清朝的主力舰。相比之下,北洋水师的战舰,像来远号和经远号,其排水量仅为2900吨,甚至比吉野号还要小,战力差距可想而知。

    展开剩余73%

    吉野号配备了四门152毫米速射火炮和八门120毫米速射炮,共计12门速射炮。相比之下,清朝的来远号仅有四门火炮,且这些火炮都不是速射型的,射速相差极大。速射炮的理论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0发,而非速射炮的射速只有1发每分钟,这就意味着吉野号的火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敌方造成极大伤害。此外,吉野号的航速可达23节,而来远号的速度仅为13节,这让吉野号在海上作战时具有了显著的机动性。

    尽管吉野号的装甲较为薄弱,但其快速的航速和强大的火力弥补了这一缺点,能够有效躲避敌方的炮击。而清朝的来远号则在这场对抗中显得捉襟见肘,尽管它也有一些装甲防护,但对于吉野号的强大火力和快速机动来说,几乎毫无还手之力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在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中,吉野号作为旗舰带领的3艘军舰成功俘获了炮舰操江,并击沉了运输船高升号和战舰广乙号。当时,清朝的济远号在面对吉野号等三艘日本军舰的围攻时,虽有力图反抗,但实力相差悬殊。济远号虽然在尾炮手的精准射击下对吉野号造成了一定威胁,但最终依然逃脱不了被击沉的命运。

    接下来的9月17日,大东沟海战中,吉野号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战力。在这场战斗中,吉野号带领的游击编队通过压倒性的火力,击沉了清朝的多艘舰船,其中包括经远号和来远号,而清朝的其他舰只几乎全部被击败。吉野号在这一战中的表现几乎让人无法想象,它一艘军舰的炮火数量相当于整个北洋水师的一半,这让其攻击力显得尤为恐怖。

    然而,吉野号的命运并没有永远光辉。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,吉野号已经逐渐成为过时的战舰。当时,它在封锁旅顺口的作战中意外被日本友军的春日号撞击。由于撞击发生在浓雾之中,吉野号的舰体迅速破裂并沉没,导致舰上包括舰长在内的300余人丧生。这一事故让日本海军重新审视战舰的设计,最终取消了所有战舰船头的冲角设计。

    吉野号的结局既是意外又是必然,虽然它曾在甲午战争中展现了超凡的战力,但最终还是没能避免老化与技术的落后。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